1898年,居里夫人与皮埃尔·居里发现了镭。镭被宣称具有修护的特性。牙膏、药物、水、食物中,都会添加镭。由于镭的绿色带有光泽感,它也用于美容产品和珠宝制作。直到19世纪中期,我们才意识到镭,作为一种放射性元素,带来的害处超过了其好处。
然而不幸的是在历史上,镭并不是唯一的看上去无害实则致命的颜料。长期以来,人们使用了三种颜料用来装饰自己及物品,它们是:白,绿,橙。
先来说说白色。早在公元前四世纪,古希腊人使用铅来制作白色颜料。问题在于什么呢?对于人而言,铅可以直接吸收进人体进入血液、软组织、以及矿化组织。铅一旦进入神经系统,会模仿并干扰钙元素的正常功能,造成的损害轻则使人出现学习障碍,重则导致高血压。但使用这种剧毒颜料的工艺在很多文化中持续了很久。
直到19世纪,铅白是唯一的白油和蛋彩颜料的实用选择。艺术家为了作画,会将铅块磨成粉末这样,他们会充分接触这些剧毒的粉尘。这种颜料的过分使用导致了画家们的腹绞痛,我们现在称之为铅中毒。使用铅的画家会出现肌肉麻痹,心情忧郁,咳嗽,视网膜放大,甚至失明。
但是铅白的质感、不透明性和温暖的色调令包括弗美尔及之后的印象派画家难以放弃。没有其他颜料可以媲美铅白的光泽,这种颜料继续广泛使用,直到1970年代才将其禁止。
而铅白带来的危险性与另一种颜料相比则顿失光芒,那就是广泛使用的绿色。谢勒绿和巴黎绿是两种合成的绿色色素,18世纪时首次问世。相比于天然染料较沉闷的绿色,它们的颜色更加明亮鲜艳,因此这两种色素迅速流行,用于绘画、纺织品染色、壁纸、香皂、蛋糕装饰、玩具、糖果、衣物。这些绿色的染料由某种化合物制成,这种化合物称为砷酸铜。
人如果接触砷,会损伤细胞交换及运作功能。高剂量的砷与癌症和心脏疾病直接相关。高剂量的砷与癌症和心脏疾病直接相关。因此在十八世纪,纺织厂工人经常出现中毒,且据报道,穿绿裙子的女性因皮肤接触裙子上的砷而昏倒。还有传言说臭虫也不会生活在绿色的房间中,人们甚至推测拿破仑就死于慢性砷中毒,因为他睡在自己那铺着绿色壁纸的卧室。
这种剧毒的绿色一直处于保密状态,直到1822年发布了砷的配方。一个世纪之后,这种化合物摇身一变成为杀虫剂。
合成绿色染料或许是广泛使用的颜色中最为危险的,但至少它并没有镭的放射性。而另一种颜色则具备这一特性——橙色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,陶瓷餐具制造商在釉彩中使用氧化铀式非常普遍的,这种化合物能够产生鲜艳的红色和橙色,如果不是因为放射性,那么这些颜色都是吸引人的特点。
当然放射性是在19世纪晚期才为人们意识到的,更不用提在更久之后,才发现的与辐射相关的癌症风险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美国政府没收了全部的铀用以发展核武器。然而在1959年,原子能委员会放松了管制,铀重新回到了瓷器和玻璃工厂。接下来十年中生产的橙色餐盘表面很可能至今仍然具有危险的特质。虽然这些餐盘被束之高阁时辐射较少不至于构成健康威胁,但美国环保局发出警告不要吃上面的食物。